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13期 > 正文
编号:12706824
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105例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5日 宣恩胜
第1页

    参见附件。

     急性肠梗阻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等。传统的胃肠减压多通过鼻胃管引流胃腔液体,但对肠腔内的气体和液体达不到充分引流的效果,导致大量气体和液体积聚于肠道,引起肠壁扩张、水肿、血流受阻,如病情进展至完全性肠梗阻,可引起肠管坏死、破裂、穿孔、大出血,继发感染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的危害。传统的鼻胃管长度有一定的缺陷,对于抽吸胃液和胃内压的减少较为有效,对于小肠内液体的引流就不能够有效的进行,进而难以对肠内进行减压,使保守治疗的时间有所延长,偶尔也会出现治疗的失败现象[16]。当导管插入梗阻部位的上部时,再进行吸引减压,咽下的食物和空气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吸引并排出,使梗阻症状得以解除。肠梗阻导管的作用原理包括两种,一种是近端肠蠕动对气囊的推动作用,一种是前导子的重力作用,通过这两种作用的发挥,导管会推进至小肠远端,并到达梗阻部位的近端,实现吸引减压的有效实施。通过这样的方式,肠内容引流的效率得到了不断地增加,肠管内的压力也能够良好的降低,减轻了患者肠管的水肿和扩张问题,对肠管血液循环的改善、肠梗阻的缓解非常有利。为此通过此种方法的运用,可减轻患者的治疗痛苦,能够避免粘连的再度发生。

    肠梗阻导管解决了传统的鼻胃管引流无法充分引流肠腔内气体和液体的问题。肠梗阻导管由外管、内管、气囊构成,未充盈时气囊与管腔紧密贴合,局部粗细与导管接近。当导管前端通过幽门进入小肠后,通过注入灭菌蒸馏水充盈前气囊,引导导管到达梗阻近端。导管头端的前导子可起到引导,碰到肠管壁时发生弯曲,引导导管沿肠管壁前行。在放射线配合下可明确导管位置、判断梗阻部位。经胃肠梗阻导管可更容易地通过幽门进入肠腔,肠腔内粪便、消化液、渗出液等内容物可经导管排出体外[17-1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