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24期
编号:12646891
按摩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52例临床报告(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第24期
     【摘要】 目的:探讨传统按摩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临床手法运用及疗效。方法:对52例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患者根据梨状肌损伤的急、慢性期,分别施以不同的按摩手法。结果:52例患者治愈41例(78.8%),显效7例(13.5%),无效4例(7.7%);总有效率为92.3%。结论:按摩手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症方法简便,易于操作,疗效显著。

    【关键词】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按摩手法; 分期治疗

    梨状肌以扇形起自骶骨前面,肌束向外集中,穿出坐骨大孔,止于股骨大转子顶部,作用使大腿外展外旋[1]。在其穿出坐骨大孔时将坐骨大孔分成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上孔有臀上神经及血管出入,下孔有坐骨神经、阴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及血管出入。其中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关系最为密切,据资料统计,坐骨神经以单干出下孔者占66.35%,称正常型[2]。而单干穿出梨状肌;以一支穿梨状肌,另一支出下孔;以一支出上孔,另一只出下孔,呈两支夹持梨状肌者,这三种情况共占33.7%,称变异型。一旦梨状肌受外力损伤或感受风寒湿邪时,即可使梨状肌痉挛收缩,导致梨状肌营养障碍,出现炎性水肿,其炎性渗出物、充血肿胀、痉挛、挛缩、粘连、变硬、弹性减退等一系列病理变化一方面造成对坐骨神经的刺激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