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24期
编号:12646916
方平教授辨证应用外洗法治疗皮肤病的经验(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第24期
     临床病例:患者曹某,男,74岁,2011年12月22日来诊,诉双足趾缝间潮湿瘙痒十余年,严重时周边皮肤出现小水疱甚至糜烂渗液,外用各种抗真菌软膏效果不佳,迁延难愈。查:双足多个趾缝间有白色浸渍及皮屑,个别可见鲜红裂隙,未见糜烂。舌淡红,苔白腻,脉濡。西医诊断:足癣,中医辨证:湿浊停聚,虫毒侵袭,治以燥湿杀虫。药用乌矾洗剂加白芨30 g,煎汤泡洗。另用环吡酮胺加黄柏面外涂。7剂后复诊,足趾间皮肤转干,浸渍已不明显,裂隙愈合,瘙痒减轻。继用乌矾洗剂原方泡洗,涂环吡酮胺乳膏。7剂后足趾间皮肤干燥,可见片状脱屑,瘙痒轻微。再用14剂药后皮损已基本消失。嘱其仍坚持外用抗真菌软膏。2个月后电话随访,足趾间皮肤正常未再复发。

    4 养血润肤法

    用于血虚肤燥证,此证常由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或湿阻气机,伤津化燥,血虚失荣而成。证见皮肤干燥脱屑,甚则出现肥厚、皲裂、苔藓化,自觉痒剧或痒痛,秋冬季尤甚。常伴头晕乏力,失眠健忘,舌红苔少或舌淡苔白,脉细或濡。常见于干燥性湿疹,异位性皮炎,冬季或老年性瘙痒症,掌跖脓疱病的干燥期及局限性皮肤淀粉样变等病。治宜:滋阴润燥,活血养血。药用润肤洗剂:当归15 g、生地20 g、桃仁15 g、红花15 g、鸡血藤15 g、苦参15 g、白鲜皮30 g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