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31期
编号:12635757
PBL教学模式在急诊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第31期
     2.3 考试评估 由急诊外科带教老师出卷,给两组学生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急诊综合能力知识。结果试验组平均成绩(86.43±3.36)分,对照组平均成绩(76.30±6.7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P<0.05)。

    3 讨论

    急诊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要求从事急诊工作的医务工作者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清晰的诊疗思路[5]。急诊患者一般发病突然且病情较重,急诊外科患者往往是受到车祸、高出坠落、刀刺伤、钝器击伤等致伤患者,如不能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将会失去最佳抢救时机,导致不良后果[6]。在国外急诊医师是由高年资,经验丰富的医师担任,对急诊医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要求均较高,可见对急诊医学的重视。在国内,随着经济发展急诊外伤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对急诊外科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对于急诊医师能力也不断提出更高甚至苛刻的要求。急诊医学注重的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灵活掌握和临床应用。医学本科实习生在学校的4年理论教学中对于急诊科学的理论教学内容课时本来就不多,在校期间只能对急诊医学有初步的认识,更多的临床思维和实践教学是在临床实习阶段接触和感受的。因此,在急诊外科实习阶段能有很好的实习效果是有一定难度的,也是目前急诊外科实践教学的难点。

    3.1 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老师教学为主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