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31期
编号:12635604
微创大隐静脉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第31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7年3月-2013年3月268例(315条肢体)患者,男150例(178条肢体),女118例(137条肢体),左下肢170条,右下肢145条,年龄29~72岁,平均51.4岁,病程3.2~34年,平均14.2年,所有患者均有大隐静脉走行区域浅静脉迂曲扩张等症状,患肢行Trendelenburg试验证实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行Perthes试验证实深静脉通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内科疾病的部分患者,同时给予对症治疗,所有患者无同侧肢体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手术史,无同侧肢体静脉硬化剂治疗史。

    1.2 禁忌证 严重的心脑肾肺等重要脏器合并症,凝血功能异常,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动静脉瘘,孕妇等。下肢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活动性溃疡,感染,湿疹等情况,经积极处理后可以选择性的进行手术,不作为禁忌证。

    1.3 术前检查 除入院常规检查外,全部患肢术前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下肢深静脉通畅情况及反流程度,并在超声引导下对功能不全的交通支进行了标记。对于有溃疡的患者,行下肢深静脉造影,造影剂返流I~II级的可以手术[4]。

    1.4 器械准备 自制大隐静脉电凝器:用110 cm长5F造影导管内置不锈钢丝制作,治疗端为银质,打磨光滑,长约1 cm,末端为椭圆形,连接电刀端制成螺旋状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0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