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34期 > 正文
编号:12524284
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治疗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5日 刘瑛
第1页

    参见附件(2181KB,2页)。

     【摘要】 目的:分析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20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鼻内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鼻内镜方法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鼻内镜;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效果

    真菌性鼻窦炎为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其中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或者患有糖尿病等能使机体免疫力降低的疾病为主要的致病因素[1]。随机内窥镜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愈效果显著提高[2]。本文对本院2005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0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进行了鼻内镜治疗,发现效果比较满意,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2005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0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其中男104例,女96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5.7±11.2)岁,病程4个月~15年,平均(6.8±5.6)年。所有入选患者均为单侧病变,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鼻阻塞、流脓涕、涕中带血、头痛头晕、面部麻木、记忆力减退以及嗅觉下降等。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鼻窦炎的严重程度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鼻内镜治疗,具体方法为:全麻,清除鼻腔内的息肉样物质,矫正鼻中隔偏曲患者,将钩突切除、筛泡咬除,并开放中鼻道和上颌窦从而使其窦口开大,以便炎性息肉与干酪样物的消除。术后反复用0.9%的氯化钠溶液清洗上颌窦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8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