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34期 > 正文
编号:12524282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用于冠心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5日 吴杰敏
第1页

    参见附件(3522KB,3页)。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用于冠心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4年来本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0例,其中心绞痛为40例,急性心肌梗死为30例,选取同时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40例做为对照组。测量三组人群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结果:RDW:心绞痛组(13.67±0.57)%,心肌梗死组(14.23±0.67)%,对照组(12.99±0.52)%。心绞痛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肌钙蛋白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的水平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次的检测中笔者发现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心肌肌钙蛋白I的升高倍率最大。结论:诊断心肌损伤的最佳实验室指标是心肌肌钙蛋白I,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与血小板相关的参数在发病后不同时间段内会有变化。

    【关键词】 血液检验; 冠心病; 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指的是患者的冠状动脉发生了器质性或者是功能性的病变,最后造成冠状动脉对心肌的供血不足从而引发的对于心脏的损害。近些年来,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在不断的提高,患者的病死率也在不断的提高。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在发病后能否得到及时的救治十分的重要,相应的调查显示,冠心病患者若抢救的时间被延长1 h,则患者死亡的概率就会提高1.5‰[1-2]。同时在相应研究[3]中发现,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冠心病的预后与患者本身的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的各项参数密切相关,在对于心脏特异性损害的判断上心肌肌钙蛋白能够做出一个较为准确的判定,为了进一步观察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用于冠心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笔者特进行本次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来本院进行诊断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0例,其中心绞痛为40例,急性心肌梗死为30例,选取同时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522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