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34期 > 正文
编号:12710423
护理程序在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生活质量及满意度中的作用(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5日 熊青 廖晓春
第1页

    参见附件。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代谢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入组时两组患者的各代谢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1年、2年时研究组患者的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比较 入组时两组患者的DSQL量表评分和SF-36量表评分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1年、2年时研究组患者的DSQL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F-36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发生机制为胰岛素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分泌相对缺乏,糖、蛋白质等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紊乱,极易造成患者发生急性感染、慢性病变、肾功能衰竭等,进而造成患者残疾甚至死亡[8]。相关医学研究表明,长期持续管理是糖尿病治疗策略中最重要也是最难坚持的过程[9]。护理程序能够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促进护患沟通与有效加强合作,通过详细设计目标并有效指导具体措施,一方面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显著提升,另一方面也在极大程度上减轻管理者的工作量,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10-12]。同时,通过循环递进护理程序的目标、措施、评价使管理者全面深刻地了解患者情况,和患者积极合作,从而将患者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自身管理中主动参与[13-17]。本研究结果表明,入组时两组患者的各代谢指标、DSQL量表评分和SF-36量表评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