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2期
编号:12626124
胃巨大溃疡的胃镜及病理与临床特点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胃巨大溃疡的内镜及病理与临床特点,为正确诊治积累经验。方法:对2007年1月-2013年12月间经胃镜检查发现的108例胃巨大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08例胃巨大溃疡中良性溃疡44例,占40.74%(44/108),恶性溃疡64例,占59.26%(64/108)。良性溃疡直径在3.0~3.5 cm之间者占86.36%(38/44),大于3.5 cm者13.64%(6/44);恶性溃疡直径在3.0~3.5 cm之间者占31.25%(20/64),大于3.5 cm者68.75%(44/64)。Hp感染良性为59.09%,恶性为84.38%。发病年龄40岁以上多见。结论:胃巨大溃疡多为恶性,Hp感染率高,对有消化道症状及年龄在40岁以上,有饮酒史、肿瘤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患者应注意做胃镜检查,以提高早期检出率。

    【关键词】 胃巨大溃疡; 胃镜; 肿瘤; 病理学

    胃巨大溃疡一般指病灶直径大于3 cm、深度超过黏膜肌层的胃黏膜缺损性病变,主要病因为溃疡型胃癌和消化性溃疡。此外,一些较为少见的胃局部病变或系统性疾病累及胃时亦可形成巨大溃疡,称之为具有特殊病因的胃巨大溃疡[1]。为了提高胃巨大溃疡的诊治水平,回顾性总结分析108例胃巨大溃疡的胃镜和病理与临床特点,现综合分析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8例中,男63例,女45例,男女比例为1:0.71,年龄26~78岁,平均56.3岁,其中小于40岁者11例,占10.19%(11/108),40~60岁者56例,占51.85%(56/108),大于60岁者41例,占37.96%(41/108)。农民63例,占58.33%(63/108),工人21例,占19.44%(21/108),其他24例,占22.22%(24/108)。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0年,平均6.3年。

    1.2 方法 对有不同程度的上腹不适、上腹疼痛、上腹饱胀、呕吐、反酸嗳气等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检查前禁食10 h以上,胃镜下观察记录溃疡的解剖部位,分别在溃疡边缘和距溃疡2 cm范围的周围组织中深取4~6块送病理检查。同时采用快速尿素酶(由珠海市克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试剂)、尿素[14C]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

, 百拇医药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年龄分布 本组胃镜检查5744例,巨大溃疡108例,检出率为1.88%(108/5744)。其中良性溃疡44例,占40.74%(44/108),恶性溃疡64例,占59.26%,年龄分布情况见表1。恶性者中40岁以下与40岁以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以下与40~60岁及与大于60岁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表现 良、恶性溃疡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详见表2。

    2.3 胃巨大溃疡的发生部位及胃镜下形态特征 本组发生部位以胃窦最多,占一半以上,详见表3。内镜下特征复杂,详见表4。
, http://www.100md.com
    表3 胃巨大溃疡发生部位分布

    部位良性(n=44)

    恶性(n=64)

    例数(例)百分比(%)例数(例)百分比(%)

    胃体49.09(4/44)1320.31(13/64)

    胃底511.36(5/44)812.50(8/64)

    胃角1125.00(11/44)1523.44(15/64)

    胃窦2454.55(24/44)2843.75(28/64)

    2.4 病理组织学检查 通过胃镜下多点、多部位深取溃疡边缘组织和手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良性溃疡44例,占40.74%(44/108),恶性溃疡64例,占59.26%(64/108)。恶性肿瘤中高(或中)分腺癌25例,占39.06%(25/64),低分化腺癌26例,占40.06%(26/64),印戒细胞癌6例,占9.38%(6/64),黏液腺癌5例,占7.81%(5/64),恶性淋巴瘤和胃类癌各1例,各占1.56%(1/64)。
, 百拇医药
    2.5 幽门螺杆菌(Hp)检测 44例良性溃疡中,Hp阳性26例,占59.09%(26/44);64例恶性溃疡中,Hp阳性54例,占84.38%(54/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注意到如何尽快尽早地检测到胃癌的发生,从而实施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对于胃癌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大意义[2]。而胃巨大溃疡的恶变率与复发率很高[3],应引起高度重视。目前,胃巨大溃疡的检出率随内镜的普及而增长,文献报道差异较大,1.68%~17.30%不等[4-5],本组资料检出率1.88%,可能与本地区多为农民患者有关。

    胃巨大溃疡好发于中老年患者[4],本组40岁以上97例,占89.81%(97/108),与小于40岁的10.19%(11/1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说明了这一点。并且恶性者中40岁以上发生的比率也较高,占96.88%(62/64),与小于40岁的3.12%(2/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40岁者恶性发生率与40~60岁和与大于60岁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说明40岁以后人体各脏器的功能开始下降,恶性病变的发生率也在增加,故应注意加强中老年人健康检查(包括内镜等)。

    胃巨大溃疡多为恶性,本组恶性占59.26%,也说明胃巨大溃疡恶性者比例较高。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认为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有密切关系。本组良性为59.09%,恶性为84.38%,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说明Hp感染与胃巨大溃疡恶性变有高度相关性。有关Hp感染的治疗,有文献报道采用四联药物治疗效果显著[6]。, http://www.100md.com(周荣翠)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