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3期
编号:12625629
改良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3期
     2.2 神经功能缺失评分 实验组模型中,24只模型大鼠右侧眼裂变小,左侧肢体偏瘫,左侧肢体疼痛觉减退,行走时多向右侧转圈。所有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均在3~4分,其中17只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达3级,7只达4级。而对照组无任何临床症状,无神经功能缺失表现,所有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均为0分。

    2.3 TTC染色 所有大鼠取脑观察,脑底均无血凝块,Willis动脉环均未见血栓形成。实验组大鼠梗死侧大脑半球外侧面大部分颜色苍白,其余部分染成均匀红色,经IPP软件分析,各实验大鼠脑梗死体积基本一致,梗死体积约(34.62±5.32)%。对照组经TTC染色,全脑均染成均匀红色,未见梗死灶。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威胁现代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中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又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绝大多数。建立一种具有良好重复性、简便、易行的,并能最大程度模拟人类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是缺血性脑卒中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5-6]。其中,以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运用最为广泛,闭塞大脑中动脉的方法有开颅机械闭塞法、开颅电凝大脑中动脉法、线栓法、微栓子栓塞法、化学刺激导致血栓闭塞法、光化学诱导血栓形成法和内皮素灌注诱导血管收缩法等[3,7-9]。

    理想的试验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应该具备以下条件:能重复闭塞单根脑血管;能引起相应供血区的血流量改变或梗死发生;能实现缺血梗死区再灌注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