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9期
编号:12558065
酸烧伤后球结膜微循环的观察及血液流变学的实验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9期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成年健康家兔36只(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2.0~3.4 kg,雌雄不拘,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烧伤组。

    1.2 实验仪器与药品 WX-9B型多部位微循环显微仪,计算机微循环图像处理系统。NEWLEAD BV-100悬丝生物流变仪及WEIDAEHK-40血沉仪(北京同理大众),JinLi LD-25型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30%硫酸液(500 mL/瓶,天津市泰兴试剂厂生产,批号:20140617),戊巴比妥钠粉剂,10%硫化钠,肝素钠。

    1.3 实验方法

    1.3.1 脱毛 对照组和烧伤组均于实验前1天用10%硫化钠溶液脱去家兔背部及两侧被毛,脱去被毛的表面积约占家兔体表面积的30%~35%,两组均在实验前禁食8 h。

    1.3.2 模型制作 将麻醉成功后的烧伤组家兔俯卧位放于标准兔架上,取医用无菌棉签蘸取硫酸液涂于脱毛区的皮肤上,以造成家兔30%~35% TBSA的Ⅲ°烧伤(通过病理检验)[1]。对照组家兔常规麻醉后,固定于兔架上,取蒸馏水涂于脱毛区,制作对照组模型。

    1.3.3 检测时相 (1)将对照组及烧伤组烧伤后分为四个时相观测球结膜微循环变化,分别为烧伤后即刻、伤后30 min、伤后1 h、伤后2 h。(2)将对照组及烧伤组分为以下四个时相进行采血观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即伤后即刻,伤后8 h、伤后24 h、伤后48 h。

    1.3.4 采血方法 经耳中央动脉穿刺采血,每只按相应时相采血4次,每次采血3 mL置于抗凝试管内(30 IU/mL肝素钠)。4次采血程序相同,血样编号,实验室温度25 ℃左右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