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18期
编号:12556702
经皮加压钢板与空心加压螺钉治疗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18期
     1.2 方法 经皮加压钢板组以X线透视在小转子上缘向下做一个2 cm的手术切口,平行方向将髂胫束切开,对股外侧肌进行钝性分离,将导针套筒手柄的加压钢板贴着股骨,向着远端的方向插入。钢板紧贴在股骨干并行长轴方向,远端股骨颈加压螺钉位置在股骨距离切线上方2~3 mm的位置。从中间股骨干钉孔进行定位,做3~4 cm的切口,插入经皮持骨钳,钢板的远端在股骨的外侧固定,经贴在股骨干。沿着远端股骨颈钻入导针,通过X线透视促使导针位置保持在股骨距切线上方2~3 mm,侧位位置在股骨头中央部位。向内打入蝴蝶钉促使其在钢板近端固定,进一步进行扩孔,放置第一枚股骨颈加压螺钉。逐步放置3枚适宜的股骨干螺钉,放置第2枚股骨颈加压螺钉。

    空心加压螺钉组通过C型臂X线机进行定位,在左侧股骨大转子下方做一个5~6 cm的纵形切口,将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和股外侧肌依次切开,在平行导向器的方向对3枚平行导针进行定位,在股骨颈前面打入一个螺纹导针,对股骨颈前倾角进行确认,然后将定位导针钻入,其中一枚导针沿着股骨距方向,另外一枚沿着股骨颈的方向,通过C型臂,两枚导针在前后位方向和轴位的方向上和定位前倾角的导针保持平行,在定位导针上放置平行导向器,导针穿过导向器中央,保持呈现菱形的排列,调节导向器的位置,导向器上倒等边三角形排列,三个周边针孔打入,促使导针到达股骨头软骨下方。第一枚螺钉所在的位置与股骨颈中下段靠近着股骨距,注意防止骨折断端内翻;第二枚螺钉在股骨颈中段偏后方向,从而维持股骨颈前后方向进行复位;第三枚螺钉和第二枚螺钉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的高度,位于股骨头偏前方的位置。拧入空心加压螺钉,钉尖距离股骨头顶端0.5~1.0 cm为最佳,如果过短小于0.5 cm,提示螺钉有穿出股骨头的危险。在扩孔时注意空心钻不能弯曲,从而避免发生折断。
, http://www.100md.com
    1.3 观察指标 (1)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恢复时间情况。(2)观察两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对患者术后疼痛、步态、畸形、日常活动、行走方式、行走距离、活动范围情况进行评价,评分总分为100分,优:术后功能评分90~100分;良:术后功能评分80~89分;可:术后功能评分70~79分;差:术后功能评分小于70分。优良=优+良。(3)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经皮加压钢板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空心加压螺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百拇医药     2.2 两组术后功能评价情况比较 经皮加压钢板组术后功能优良率均优于空心加压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3.55,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经皮加压钢板组股骨头坏死、髋内翻、退钉发生率均低于空心加压螺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在全身骨折中较为常见,其大约占所有骨折总发生率的2%左右,占髋部骨折的一半左右[7-8]。其往往是由于高能量的损伤引起的,同时往往合并有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则可能被漏诊[9-10]。股骨颈骨折如果发生移位,容易对旋股内侧动脉造成损伤或者促使其发生扭曲变形,进而对股骨头血供造成影响,导致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11-12]。Garden分型在临床较为常用,一般情况I、II型属于稳定型骨折,III型、IV型属于不稳定型骨折[13-14]。中青年的股骨颈骨折往往由于暴力创伤引起的,骨折线更加垂直,骨折端受到剪切应力较大,容易发生移位,同时肌肉收缩引起的剪切力也会影响骨折端的愈合水平。股骨颈的特殊生理解剖位置,其骨折后血液供应相对较差,如果局部产生剪切力较大,容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而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15-16]。股骨颈骨折固定的目的是需要抵抗扭转的应力和剪切力,在允许轴向加压的前提下,促进骨折愈合[17-18]。经皮加压钢板固定可以利用双轴头颈螺钉减少骨折端旋转角度出现,促使其保持某一个固定的角度,同时经皮加压钢板固定可以有效的低于周期性轴向和扭转造成的复合应力,生物力学稳定性较好[19-20]。经皮加压钢板远端呈现骨膜刀样设计,钢板更加容易插入,同时也可以避免骨膜剥离,头颈主钉呈现套筒式,并且在钢板上进行锁定,可以有效的滑动加压作用,两枚头颈螺钉具有较强的抗旋转负荷能力。有资料显示,微创经皮钢板治疗是一种新型的钢板固定方法,其应用的普通钢板对于骨折断端采用桥接固定,其皮肤切口较小,对于软组织的剥离相对较少,骨折断端进行复位时,不需要对骨折断端骨膜和软组织进行剥离,利于骨折端血运功能的恢复,促进骨折愈合。空心加压螺钉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耐磨损、抗疲劳性较好,其中空结构可以缓解股骨头具有的减压作用,其占据股骨颈面积相对较小,对于股骨头、股骨颈的血运干扰较小,三枚空心加压螺纹钉呈现三角形分布可以和骨组织结构共同形成统一的立体框架,具有很好的抗剪切、抗折弯、抗扭转的力量,生物力学强度较高,对于骨折断端的稳定性比较好,可以有效地对股骨头旋转进行控制,提高骨折断端之间的压应力,从而减少骨折断端的剪切力,促进骨折断端更加紧密的接触,促进骨折愈合。本研究3枚螺钉采用倒三角形的排列方式,在股骨颈张力侧固定强度明显提高,比较符合生物力学的原理。本研究通过分析本院骨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固定方式不同进行临床分组,经皮加压钢板组25例和空心加压螺钉组25例。结果经皮加压钢板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空心加压螺钉组,术后功能优良率均优于空心加压螺钉组,股骨头坏死、髋内翻、退钉发生率均低于空心加压螺钉组,提示经皮加压钢板治疗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创伤小,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百拇医药(林明 车群江 梁海波)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