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18期
编号:12556600
儿童大叶性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18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均符合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标准[3];(2)首次肺炎支原体感染;(3)发病第5~7天行颗粒凝集法MP抗体滴度检查,MP抗体滴度1∶160以上;(4)家属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支气管肺炎55例,设为对照组,男40例,女15例,其中春夏发病26例,秋冬发病29例。大叶性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65例,设为观察组,男45例,女20例,其中春夏发病32例,秋冬发病33例。两组性别、发病季节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检查 120例患儿均接受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等常规检查,部分患儿需开展痰培养试验、药敏试验等实验室检查,同时根据并发症情况给予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对应检查。另外,行X线胸片影像学检查。
, http://www.100md.com
    1.2.2 治疗 给予患儿由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阿奇霉素(批号:国药准字H20051466)治疗,10 mg/(kg·d)阿奇霉素针剂静滴,用药5 d后停用3 d,为一疗程;随后根据患儿病情开始第2疗程,静滴3~5 d,待患儿病情稳定后调整为口服,序贯阿奇霉素口服3周。对于婴幼儿来说,选择由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红霉素(批号:国药准字H43020746),20~30 mg/(kg·d)红霉素静滴,1~2次/d,一疗程1~2周,用药期间观察患儿不良反应。对于C反应蛋白明显上升患儿来说,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对于憋喘患儿来说,采用由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生产的布地奈德雾化(批号:国药准字H20030987)进行吸入治疗,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生产厂家:Pfizer Italia S.r.l.批号:H20100730)[1~2 mg/(kg·d)],连用5~7 d静滴后逐渐减量改为口服,防止肺纤维化、肺不张。对于重症肺炎患儿来说,给予人血丙种球蛋白静注,利于毒素吸收,对肝功、心肌损害者给予营养心肌及保肝治疗,有神经精神症状者,给予抗病毒、降颅压等对症治疗,体温降而复升或持续发热者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等对症处理。
, 百拇医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及转归等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分析上述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影像学检查结果 X线胸片检查,观察组:全肺叶或一个节段呈现均匀、大片阴影,上肺17例(右16例,左1例),下肺38例(右17例,左21例),右肺中叶6例,双肺4例;合并胸膜肥厚4例,胸腔积液11例。对照组:双肺纹理粗重或点片状阴影,合并胸腔积液4例。

    2.2 两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儿发病年龄集中在5~12岁,发热(38.5 ℃以上)、胃肠症状、精神症状、肝及心肌损害、胸腔积液及肺不张、皮疹、泌尿系统感染、喘息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百拇医药
    2.3 治疗与转归 观察组发热病程10 d以上患儿比例为6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36%,2周胸片吸收率为52.31%,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5.45%,平均住院时间为(18.20±3.58)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2.08±1.8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另外,两组患者出院后定期复查X线胸片,观察组胸片基本吸收54例,其他11例患儿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10例患儿效果良好,1例叶间裂纤维化已不能吸收,可能对肺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具有体积最小、无细胞壁、独立存在等特点,是引发儿童肺炎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引起肺炎多变现为单侧病变,多呈云雾状浸润,少数为大叶性实变影,容易导致多器官多脏器的损伤。支原体感染除了引发发热、喘息、炎症等病症外,还可能引起如肺不张、胸腔积液等肺外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4]。目前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包括:(1)免疫学紊乱学说;(2)呼吸道上皮吸附作用;(3)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学说[5]。近年来相关研究证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参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过程。由于肺炎支原体抗原和机体心肺、脑、平滑肌组织等拥有一些共同抗原,MP感染后机体相应组织会产生自身抗体,且形成免疫复合物,引发肺不张、胸腔积液等器官并发症[6]。为此早期采取有效手段诊断出肺炎支原体感染至关重要。
, 百拇医药
    近年来大叶性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率不断增多,表现出“症状轻、体征严重”特点,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引发胸腔积液等肺外并发症,造成严重后果[7]。为此需加强患儿X线胸片等相关检查,早期确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X线胸片吸收,进而改善患儿生活质量[8]。临床实践发现,大叶性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通常发病急且严重[9],多数患儿表现出高热、咳嗽等症状,伴或不伴肺不张、胸腔积液,严重时引发心功能不全等系列并发症[10]。本研究表1中可知观察组患儿38.5 ℃以上体温比例占84.62%,胸腔积液、肺不张发生率为27.69%,比对照组的54.55%、7.27%明显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提示MP感染合并大叶性肺炎临床典型特征为高热、易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等并发症。同时观察组肝、心肌损害、胃肠症状比例分别为52.31%、24.62%,明显比对照组的23.64%、9.09%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MP和机体心肺、平滑肌组织等部分共同抗原有关。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儿童MP感染合并大叶性肺炎发病年龄相对较大[11-12]。本研究观察组患儿发病年龄5~12岁占60.00%,明显比对照组的23.64%高,这可能与学龄期儿童机体抵抗能力相比婴幼儿成熟,可保持病变部位仅于一个肺叶或一个节段不致扩散有关,同时可能与临床延期诊治,病初单纯应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为得到较好疗效有关。, 百拇医药(谢楚杏)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