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19期
编号:12556526
BiPAP无创通气在改善中重度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及肺功能中的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19期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鼻导管吸氧治疗。将氧浓度控制在30%~40%,坚持每天吸氧2~6 h,连续应用42 d(42 d为1个疗程)。

    1.2.2 观察组 仪器采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VISON ST-30型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6]。将仪器参数通气模式设定为S/T,呼吸频率设定是16次/min,吸气压力与呼气压力分别设定为12~16 cm H2O与4~6 cm H2O,将吸入氧浓度设置为30%~40%,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面罩及与个体最适合的压力模式,坚持每天吸氧2~6 h,连续应用42 d(42 d为一个疗程)。

    1.3 测评方法与观察指标 (1)运动耐力测评:采用亚极限测验6 min步行距离测试作为评定稳定期中重度慢阻肺患者运动耐力的标准。该测评便捷、经济并可对患者亚极限运动耐力水平实施准确评估。测评过程可以让患者在病房走廊中自行完成,分别在治疗前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6 min内所走的最远距离。两组患者在自行车功率计上实施规定运行,以此对患者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实施测量,运动速度设定为60 r/min,负荷设定为10 W,时间设定为1 min,之后将其负荷加大到20 W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