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19期
编号:12575093
精神专科医院门诊抑郁症患者首诊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19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连续性收集2013年1-12月在广东省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门诊就诊且确诊的抑郁症患者150例。根据患者发病至就诊的时间分组,将发病至到精神科就诊的时间≤3个月者定义为及时就诊组,发病至到精神科就诊时间>3个月者定义为非及时就诊组;150例抑郁症患者中,及时就诊组58例,非及时就诊组92例。抑郁症的诊断参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的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抑郁障碍(F32:抑郁发作;F33:复发性抑郁)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不限性别;(3)患者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有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所致抑郁发作;(2)严重的躯体疾病患者,如心、肺、肾、肝脏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对每位确诊的抑郁症患者进行深入访谈,访谈时间45~60 min。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门诊抑郁症患者就诊特点调查问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和一般情况调查表的填写。(1)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月收入、家族史、慢性疾病史等;(2)患病及就诊情况调查:首次发病年龄、发病时间、首次就诊医院、就诊途径、对疾病的认知、对诊断结果的接受情况及患者前6位主诉等;(3)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适用于有抑郁症状的成年病人,由17个条目组成;其中的14个条目均采用0~4分的Likert模式5级评分法,0分代表无症状,4分代表极重;3个条目采用0~2分3级评分法,0、1、2分分别代表无症状、轻~中度、重度。总分≥24分为严重抑郁,17~23分为抑郁,7~17分为抑郁倾向,<7分为正常。
, 百拇医药
    1.3 统计学处理 将患者全部数据信息录入数据库,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及就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在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抑郁症家族史、首诊医疗机构选择、病耻感及就诊意愿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及家庭月收入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比较 150例抑郁症患者中,第一主诉为情绪症状者有78例(52.0%),为躯体症状者63例(42.0%),情绪症状与躯体症状两者兼有者9例(6%)。及时就诊组前5位的症状依次为:头晕头痛、思维迟缓、记忆力下降、失眠或睡眠有问题、疲倦乏力。两组患者第一主诉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百拇医药
    2.3 影响患者及时就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就诊意愿是影响患者及时就诊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为:文化程度越高患者及时就诊率也越高,主动就诊患者相对被动就诊患者更容易及时就诊。见表3。

    3 讨论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抑郁症可造成患者社会功能降低甚至丧失,精神残疾严重者可能出现自杀倾向。抑郁症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痛苦,对社会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一方面,社会对抑郁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大众认知偏见使得患者不愿到精神科就诊,大量的患者得不到及时的诊治,导致病情恶化从而出现自杀倾向;另一方面,由于民众缺乏有关抑郁症的知识,认为抑郁症也就是闹情绪,不能给予应有的理解和情感支持,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使病情进一步恶化。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首次发病时多数患者往往选择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心内科及消化内科等非精神专科就诊[5-6]。本研究中,150例抑郁症患者中有101例患者(67.3%)的首诊医院为综合医院。由于非精神科医师对抑郁症患者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对抑郁症的识别率较低,易造成抑郁症患者的漏诊及延误治疗时机,反复检查及多处转诊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思想负担,不利于病情的改善[7-8]。
, 百拇医药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抑郁症家族史、首诊医疗机构选择、病耻感及就诊意愿等因素会影响患者及时就诊,进一步进行患者及时就诊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就诊意愿是影响患者及时就诊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为文化程度越高患者及时就诊率也越高,主动就诊患者相对被动就诊患者更容易及时就诊。本组资料中及时就诊组患者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及时就诊组,受过高等教育的患者对抑郁症的认知高于未受过高等教育的患者,文化程度影响患者对抑郁障碍的认识[9-10]。主动就诊患者往往较被动就诊者更关心自身的健康状况,健康意识高于被动就诊者,故这部分人在发病后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到专科医院或精神专科就诊,及时就诊率较高[11-12]。

    综上所述,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抑郁症家族史、首诊医疗机构选择、病耻感及就诊意愿等因素对抑郁症患者能否及时就诊有较大影响。应当普及抑郁症等相关精神卫生知识,消除大众偏见,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与社会支持并用对治疗和预防抑郁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3-14]。同时应当鼓励在各级综合医院设立精神科,加强对综合医院内科医师精神卫生知识的培训,从而提高抑郁症的诊断率及转诊率[15]。

    参考文献

    [1]张明园.抑郁症的治疗率不高[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4,44(1):47-48.

    [2]王圣海,逄淑涛,王冠军,等.青岛市城乡居民抑郁症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精神医学杂志,2011,24(6):417-426., http://www.100md.com(谢友许等)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