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19期
编号:12556367
肛门皮下组织亚甲蓝注射神经阻滞术用于肛肠科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19期
     肛门直肠齿状线为直肠神经和肛管神经,属于植物神经,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来源于骶前神经丛,在直肠固有黏膜分为两支,副交感神经来源于盆神经,连接直肠便意感受器,对直肠功能的调节起重要作用。术中对肛周皮肤、外括约肌的损伤会引起患者剧烈的疼痛,肛门神经分布于肛周皮肤、肛提肌、外括约肌、肛尾神经,感觉神经异常敏锐,对疼痛非常敏感,因此患者术后止痛对于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亚甲蓝是一种吩噻嗪类的衍生物,以往主要用于氰化物中毒解救药,有研究认为亚甲蓝能够对神经末梢具有可逆性的损伤作用,因此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肛肠科术后长效镇痛[6]。其镇痛机制主要是亚甲蓝为受氢体,亚甲蓝色素在受氢后能够把无髓鞘的神经纤维着色,阻滞神经特别是感觉神经的传递,亚甲蓝还可以通过参与糖代谢促使丙酮酸氧化来改变神经末梢膜内外的酸碱平衡,从而进一步阻滞神经的传递,起到镇痛的作用[7]。亚甲蓝对神经的损伤作用是可逆性的,3~4周后新的神经髓质就可以完全恢复到之前状态,因此亚甲蓝能够产生较长时间的镇痛效果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