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2583792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后下肢肌力变化的等速测试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2015年第27期
     1.2 方法 等速仪器的准备:(1)按照等速系统的使用说明,适当调整等速设备座椅,以利于患者处于舒适、放松的状态,避免因座椅高度、倾斜角度等造成患者肌力测试不准确。一般调整座椅高度为“1级”,椅背后仰角度为70°。(2)患者在座椅上的姿势和位置:双侧腘窝在下肢自然下垂时位于座椅前缘,前后位置以屈伸活动时腘窝及下肢不受阻碍为佳,双手放于两边的把手,等速测试时可握紧。测力计与被测量肢体的位置:测力计位于被侧量肢体的外侧,转动臂角度设定为大约30°~40°。(3)激光定位:先将患肢放于测力计上,暂不固定,嘱患者缓慢行膝关节屈伸活动,微微调整肢体前后、左右方向,以使激光正好位于关节活动轴的轴心,准确定位完成后牢固固定测力计。选择合适的约束带分别固定患者的踝关节和膝关节上方,注意不能妨碍膝关节屈伸,固定需牢靠,以防测试中膝关节有前后或者侧方移动,影响测力计测试。所有入选对象肌力测试前均在等速测试仪行平衡校准和适应运动。利用等速测试系统分别对患者的患侧和健侧肢体进行等速测试,测试时角速度选用60°/s,180°/s,均采用等速向心模式对每侧膝关节的伸肌、屈肌进行测试,测试指标包括峰力矩(PT值)、相对峰力矩(PT/BW)、屈肌和伸肌峰力矩比值(H/Q值)、总功率(TW)等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