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29期
编号:12730639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低水平转氨酶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29期
     目前抗病毒药物分两大类:一类为干扰素,另一类为核苷类似物。干扰素是广泛应用的抗病毒药物,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与肝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在细胞内产生抗病毒蛋白,降解乙肝病毒mRNA,干扰病毒蛋白合成,清除细胞内病毒的复制,有免疫调节作用,增强Th1细胞功能,诱导IFN-γ及IFN-α的产生,增强细胞表面MCH-Ⅰ和MCH-Ⅱ抗原的表达,促进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应答,激活NK和巨噬细胞,还有替代补充作用,但普通干扰素单用抗病毒病毒学应答不高[5-6]。派罗欣即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是聚乙二醇与重组干扰素α-2a结合形成的长效干扰素α-2a,代谢速度缓慢,半衰期40~100 h,用药168 h后,聚乙二醇干扰素仍能维持较高血药浓度,对病毒抑制作用是持续的,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可以给药1次/周,治疗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较好,支持用于难治性慢性乙肝的治疗,其导致体温升高、关节疼痛及头痛为三大不良反应[7-10]。阿德福韦酯是单磷酸腺苷的无环核苷类似物,在细胞内转化阿德福韦二磷酸盐,抑制HBV-DNA聚合酶,通过抗病毒逆转录酶而达到抗病毒的效果,通过抑制病毒减轻肝组织炎症,阻断肝细胞继续受损,阻断肝纤维化的形成[11-12]。由此可见两种抗病毒药物作用机理不同,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疗效显著[13]。低水平转氨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由于存在免疫耐受,此类患者抗病毒疗效不够理想,停药容易复发,抗病毒治疗值得探讨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