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32期
编号:12761501
大肠腺瘤癌变大肠镜活检病理40例观察(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32期
     3.2 病理特点 WHO已经用上皮内瘤变取代异型增生作为腺瘤的评价,并根据腺瘤的组织学结构和异常程度进行级别划分,低级别的上皮内瘤变主要包括轻度和中度的异型增生,高级别的上皮内瘤变则主要包括重度异型增生或原位癌,在进行癌变诊断时应当见到肿瘤对固有膜发生浸润或突破黏膜肌层发生浸润[12-13]。国外Chen等[14-15]学者主要将浸润作为诊断癌变的主要标准,认为腺癌必须发生黏膜下浸润才能认为是发生癌变,主要是认为直肠局限在黏膜内的癌变不会发生转移,因此并不会表现出其他部位癌变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单纯进行局部切除即可完成治疗,因此不必诊断为癌,也能够避免给患者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减少临床过度治疗的发生。

    3.3 免疫组化 Parente等[16]首次发现结肠癌组织提取物中存在CEA,而正常人的同部位黏膜则并没有CEA存在,因此认为CEA染色是诊断癌变的重要方案[17]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5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