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34期
编号:12760760
小切口经肌间隙入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观察(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34期
     腰椎管狭窄症为腰痛、腰腿痛的常见临床疾病,其典型临床特征为间歇性跛行,大腿、小腿、臀部等出现无力与不适、在过伸或行走时症状会加重、鞍区异常、大小便失禁等[12]。椎旁组织在腰椎结构稳定性的维护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传统开放手术患者术后醛羧酸激酶与肌酸激酶水平显著高于微创手术,由此可见传统开发手术对患者椎旁软组织破坏较大,导致其脊柱稳定性对内固定物更为依赖,并且还极有可能造成术后腰背痛等遗留问题。该方法对骨质疏松患者而言则极易使其术后恢复时间长,严重者甚至导致内固定失败[13]。本研究在X-tube的辅助下将TLIF技术加以改进,运用微型椎板拉钩来替代扩张管道,在直视下进行手术,减压侧行多裂肌间隙入路,对侧则行腰大肌间隙或者椎旁入路将椎弓根钉直接置入[14]。本研究所用方法切口小、出血少、创伤小、视野较宽阔、操作相对简单、操作空间大、价格低廉,在基层推广具有更大优势。

    在X-tube引导下行微创手术有助于减少对患者椎旁软组织的损伤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71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