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34期
编号:12760804
青年脑梗死患者中血浆纤维蛋白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34期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发病3 d内(急性期)和发病14 d后(恢复期)于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后分离血清待检。采用凝血酶法测定FIB水平,试剂由用法国Stago公司提供;采用颗粒增强的免疫投射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试剂由德国Herrenberg公司提供。

    1.3 分型标准 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其中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3]。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程度的FIB和hs-CRP水平比较 观察组中不同程度的FIB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着病情的加重,FIB和hs-CRP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程度的FIB和hs-CRP水平比较(x±s)

    组别FIB

    (g/L)hs-CRP

    (pg/mg·L)

    观察组轻型(n=16)3.18±0.51* 7.18±1.13*

    中型(n=14)3.86±0.68*△#14.95±2.20*△#

    重型(n=7)4.92±0.76*△20.30±3.36*△

    对照组(n=52)2.56±0.49 2.16±0.87

    *与对照组比较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