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36期
编号:12760448
南京市2011—2014年度流感流行特征的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36期
     1.4 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 对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标本进行MDCK 细胞分离培养,MDCK细胞由国家流感中心提供。细胞培养收获液用1%人红细胞进行红细胞凝集试验,HA效价大于等于1∶16的阳性分离物采用流感病毒标准抗血清进行血凝试验鉴定毒株型别,并提取核酸进行PCR扩增。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流感样病例核酸检测结果 2011-2014年本中心4个流感监测年度共采集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9823例,报告流行性感冒病例1277份,阳性率13.00%。其中2011年共采集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1714份,阳性数195份,阳性率11.38%;2012年采集标本1623份,报告阳性数病例332份,阳性率20.46%;2013年采集标本3034份,报告阳性数211份,阳性率6.95%。2014年采集标本3452份,报告阳性数539份,阳性率15.61%。其中2012年阳性率最高,为20.46%。2011年以B型和A型H1N1为主,2012年A型H3N2和B型为主要流行型别,2013年A型H3N2是优势株,有少量B型和混合感染病例,2014年A型H1N1和H3N2,以及B型的By均出现较多病例,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2.2 季节流行特征 2011-2012流感样病例数相当,2013年4月-2014年哨点医院采集到的流感样病例数显著增加(图1)。2011-2014流感监测年度流感病毒毒株以H1N1型、H3N2型、B型相互交替、混合流行为主。2011年监测年度起始均以H1N1型流感为主,在2011年3月后B型逐渐取代H1N1型成为优势株,持续至年末。2012年始仍以B型为流行株,至3-5月出现B型和H3N2混合流行,从5月至年末均为H3N2型流行。次年出现B型、H1N1和H3N2混合流行状态,至2014年夏季后又转为H3N2为优势株(图2)。

    月份

    图1 2011-2014年各月份流感样病例监测数

    2.3 性别构成 2011-2014年4个流感监测年度共监测流行性感冒病例男性5095例,女性4728例,男女比例1.08∶1。其中2011年男性853例、女性861例,2012年男性867例、女性756例,2013年男性1569例、女性1465例,2014年男性1806例、女性1646例。流感咽拭子阳性患者共1277例,其中男性686例,阳性率13.46%,女性591例,阳性率12.50%,男女比例1.15∶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1.72,P>0.05)。
, 百拇医药
    月份

    图2 2011-2014年各月份不同分型流感病例数

    2.4 各年龄组流感病毒监测 根据年龄的不同,流感样病例被分成0岁~、5岁~、15岁~、25岁~以及≥60岁5个组,25岁~年龄组流感样病例数最多,占总流感样病例数的37.01%,其中2011年占36.64%,2012年占37.77%,2013年占36.42%,2014年占37.35%。60岁~流感样病例数最少,占总流感样病例数的7.50%,其中2011年占5.95%,2012年占6.47%,2013年占8.24%,2014年占8.09%。各组流感病毒的阳性分离率分别为2.84%、5.70%、2.76%、3.19%、4.21%。

    2.5 MDCK细胞分离培养结果 将PCR阳性的标本接种于MDCK 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培养,细胞培养收获液用1%人红细胞进行红细胞凝集试验,HA效价大于等于1∶16的阳性分离物用流感病毒标准抗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鉴定毒株型别,并提取核酸进行PCR扩增。2011年共分离鉴定阳性毒株33株,分别为H1N 11株、H3N 23株、 Bv 10株、 By 19株。2012共分离鉴定阳性毒株168株,分别为H3N2 88株、 Bv 5株、 By 75株。2013年共分离鉴定阳性毒株45株,分别为H1N 14株、 H3N2 40株、 By 1株。2014共分离鉴定阳性毒株46株,分别为H3N 28株、 Bv 18株。
, 百拇医药
    3 讨论

    流感病毒的活动强度与季节关系密切,北方地区流感流行高峰主要在冬季,南方四季都有发生,夏季和冬季达到高峰。2011-2014年流感样病例监测结果显示, 南京市流感流行主要有以下特点:引起南京市2011年流感毒株的流行主要有新甲H1N1及B型,随着时间变迁呈现不同的优势毒株趋势,1月份,主要流行新甲H1N1,2月份B型和H1N1混合流行,5-12月流行的是B型;2012年优势株的主要是H3N2及B型,其中3-5月份,主要B和H3N2混合流行,6-11月份,优势株是H3N2;2013年出现H1N1、H3N2及B型混合流行状态,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优势毒株趋势,直至2014年8月H3N2再次成为唯一的流行株,2014年年末又出现H3N2及B型混合流行状态。图2结果显示流感病毒每年基本有2个流行高峰,即冬春季和夏季高峰,与文献[4]报道我国南方地区流感全年流行情况相符合。一般来说,夏季主要为A型流行,2012年度和2014年表现尤为明显,与文献[5]报道在雨水丰沛的夏季适合甲型流感病毒的存活和传播相符合。从病原学监测结果来看,南京市各年份流行的毒株型别及其流行的时间分布江苏省基本一致[6-9]。
, 百拇医药
    流感病毒常表现为交替或混合流行,2011年度从流感样病例人群中同时分离到A型和B型流感病毒,有A型H1N1、H3N2及B型,流行优势毒株为B 型和H1N1。2012-2013年度从流感样病例人群中也同时分离到A型和B型流感病毒,2012年的优势株为H3N2及B型,2013年则主要为H3N2。自2009年出现H1N1大流行,至2012-2013年年头甲型H1N1毒株逐渐消失,分析原因可能与接种甲流疫苗及患者体内产生甲型H1N1流感抗体有关。2014年出现H1N1、H3N2及B(Yamagata系)混合流行特征,3型均出现较多病例。2011年度有13例A型阳性未能分出亚型病例,原因可能为弱毒株或其他本实验室不具备检测能力的亚型。2013-2014年度各出现7例混合感染病例,均为A型亚型混合感染病例,过去人群中流感病毒各亚型混合感染的报道较少,流感病毒的混合感染现象未引起足够关注,而流感病毒尤其是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抗原变异,两种或两种以上甲型流感病毒同时感染同一细胞时易发生基因重组,形成新的亚型,由于人群缺乏免疫力引起流行或大流行,故近年来有较多关于流感病毒混合感染的研究[10-13]。, http://www.100md.com(王燕 石利民 何敏 王璇 乔梦凯)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