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6年第4期
编号:12755875
EST小切开联合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乳头旁憩室的临床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第4期
     3 讨论

    胆总管结石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由胆囊结石排进并停留在胆总管形成,部分由胆道感染或胆管探查术后形成,亦与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相关。据文献报道,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发生率达24%~86%[7]。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uxtapapillary duodenal diverticulum, JPD)是指十二指肠乳头旁2~3 cm范围内的憩室,是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造成十二指肠局部肌层缺陷,导致肠壁局限性向外呈袋状突出的疾病[8],JPD是通过一个或多个机制与胆总管结石产生联系,其可能的机制为:一方面JPD可能压迫胆管,致胆液排流不畅,引起胆汁淤积和胆石症;另一方面JPD可能影响Oddi括约肌收缩功能,引起胆汁反流,诱发胆管炎和胆结石;此外,JPD内因食物淤积易继发细菌感染,可引起乳头炎和/或乳头功能不全,影响胆泥或胆石的自发排出,同时会增加胆管内细菌感染率,促进胆色素结石形成;同样,憩室也可诱发胆囊结石的形成,一旦胆囊结石脱落又是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成因之一[9-10]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