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6年第5期
编号:12755500
临床路径在登革热患者防治护理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第5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11月登革热疫情期间本院收治的112例登革热传染病患者,有发热症状者112例,占100%;头痛者104例,占92.9%;全身肌肉关节疼痛乏力者100例,占89.3%;皮疹者72例,占64.3%;出血症状者32例,占28.6%。其中出现鼻衄者16例,黑便8例,牙龈出血10例。登革热抗体检阳性有112例,占100%,测血小板数减少者有52例,占46.4%,血小板数值减少多在病程的4~9 d,最低为4.08×109/L。将11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试验组患者中,女26例,男30例,年龄12~88岁,平均(47.0±2.3)岁;对照组患者中,女27例,男29例,年龄10~86岁,平均(46.7±2.2)岁。两组患者治疗前均签署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且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症状和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防治护理方法

    1.2.1 试验组 试验组患者入院后按照临床路径进行防治护理,包含以下执行流程:疾病治疗进度表,完成各项检查以及治疗目标和途径,有关治疗计划和预后目标调整,有效监控组织与程序。具体执行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以时间为横轴,以日为单位进行防治护理等医疗活动并记录分析患者各种医疗活动结果。住院第1天患者来到护士站前,5 min内接诊患者并落实“五个一”。按规范要求整理好病房单元,如标准化防蚊措施主要是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病房装防蚊网,病床悬挂蚊帐等,协助患者更换患者服和做好个人清洁处理。做好相关宣教指导和准备及健康教育,重点讲解登革热预防措施、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时提供针对性措施,如一般护理、高热护理、皮疹护理、出血观察及相关并发症护理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