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6年第9期
编号:12753006
乳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第9期
     2.3 免疫表型 组成腺样囊性癌的两种细胞(腺上皮细胞与基底样细胞)分别表达不同的标志物。腺上皮细胞表现为CD117、CK7、CK8阳性(图2A),基底样细胞P63、S-100、SMA、CK14、CK5/6阳性(图2B),Laminin及Ⅳ型胶原示间质基底膜样物质阳性(图2C)。其中2例患者ER、PR、HER2均阴性,另外1例患者ER、PR均阳性且HER2(2+),肿瘤增殖指数Ki67约15%左右。

    3 讨论

    腺样囊性癌最常发生于涎腺,其次是气管、支气管、鼻腔、上颌窦等处,而发生于乳腺者相当罕见[3],国内文献报道较少。本院2009-2014年共收治乳腺癌患者3957例,其中腺样囊性癌3例,占同期患者的0.076%,与文献[3]中报道的不足0.1%相符。

    3.1 临床特点 患者多为成年女性,发病年龄38~80多岁,单侧发病为主,罕见双侧受累。约50%的病例发生于乳晕下方或乳晕周围区域[4],本组3例均为绝经后女性,发生部位分别为右乳晕后下方、左乳腺外上象限及左乳腺内上象限。临床主要表现为可触及的乳腺单发肿块,伴或不伴有疼痛。X线及B型超声检查均缺乏特异性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