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6年第17期
编号:12855786
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机制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第17期
     2 MCT诱导的肺毒性:急性肺损伤模型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16]。在MCT诱导PH模型中,血管和肺实质的改变对气体交换有直接的影响。Dumitrascu等[12]研究显示MCT处理组的大鼠PaO2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65±2)vs(92±9)mm Hg]。类似的,Schermuly等[17]报道显示MCT处理的大鼠与正常组相比,PaO2/FiO2显著下降(300 vs 378 mm Hg)。Lai等[18]描述了经过MCT处理后大鼠肺通气量的改变。在注射MCT 2~3周后,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开始下降,而且DLCO下降与肺泡壁厚度增加相一致。这些结果表明,肺通气量和气体交换的改变发生在PH形成之前。和正常小鼠相比,MCT处理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含有更高水平的粒细胞。在MCT处理的大鼠中,除了粒细胞迁移进肺泡腔中,肺微血管的渗漏也是引起肺水肿的原因[19]。总之,MCT诱导的肺组织异常与ALI模型相一致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