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6年第22期
编号:12956731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8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第22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冠脉造影、心肌酶学检测,并且满足2001年中华医学会颁布的关于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的标准,对患者入院3 d内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发现患者出现成对室性期前收缩、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短阵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不因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而影响血流动力学[8]。排除室颤与室扑、持续多形室性心动过速或持续单形室性心动过速伴有显著血流动力学障碍者(首选电复律)、原有肺部疾病及药物过敏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

    26例,女14例;年龄50~73岁,平均(61.3±6.9)岁;轻度室性心律失常4例,中度室性心律失常28例,重度室性心律失常8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2~74岁,平均(62.8±7.1)岁;轻度室性心律失常6例,中度室性心律失常27例,重度室性心律失常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患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