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6年第35期
编号:12982244
自动一体化智能麻醉机器人的研发与实现(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2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第35期
     2.2.2 中央处理单元 它相当于本款智能麻醉机器人的“大脑”。通过将实时监测到的血浆浓度或用适当的参数(如BIS、TOF、ANI数值)等指标进行反馈,自动调整输注速度,使药物浓度在设定的范围内波动。中央处理单元建立了一个关于麻醉临床路径及专家应急处置系统,该系统通过术中分析采集到的监测指标、对医生的用药、麻醉机的调控提供指导性意见。中央处理系统的另一个数据库是该中心结合机械臂前端的的无线摄录传输部件,或者外置于普通手术无影灯的独立摄录系统将每一个术者的手术过程摄像储存并按病种及手术类型分类,每一种术式达到一定数量后,中央处理系统将会进行数据分析并释放记忆功能,麻醉医师将医师操作关键结点的刺激强度提前做出标识 ,结合心率变异性分析(HRV)判断伤害性刺激对自主神经系统(ANS)的影响,从而通过TCI泵注调控麻醉深度。由此可见,中央处理控制系统已逐渐倾向于仿真技术 ,可以模仿麻醉医生的判断处理过程 。

    2.2.3 显示输出信息单元 将各个模块监测到的数据信息集中体现在显示屏上,各显示屏界面可以随时切换,也可以做放大或缩小处理。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包括BIS、TOF、ANI值、气道压力、肺的动/静态顺应性、潮气量,氧浓度、通气量、压力曲线(平台压、峰压)、P-V环、V-F环、呼吸曲线、输入的控制参数值等一些数字信号和图形信号。

    2.2.4 输出控制单元 (1)麻醉机通气功能的控制:麻醉机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等初始参数主要依據患者身高、体重等信息自动生成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