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6年第36期
编号:12981964
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后不同放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2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第36期
     3 讨论

    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几年,我国直肠癌发病率上升,发病年轻化。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改善可降低直肠癌死亡风险、延长生存期[7]。与单纯手术相比,术后放疗降低局部复发率[8-9]。许多研究证实了术前或术后放疗的生存获益[10-11],化疗的加入提高了治疗相关毒性[12]。先进的放疗技术可以降低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从而减少放化疗的治疗强度[13-15]。随着生存期的延长,会发生更多的治疗相关副反应,因而需要更加重视患者的生活质量。

    文献[16]研究显示,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后放疗后可能发生肠炎和肠黏膜水肿等并发症。晚发不良反应经常发生、难以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约25%晚发不良反应发生在盆腔放疗10年后。文献[17]证实,盆腔放疗影响远期肠道功能,这与肠道受照体积和受照剂量直接相关。Kim等[8]严密随访致残患者的远期放疗反应:与非放疗组相比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7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