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7年第2期
编号:12978523
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第2期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2.018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患者多表现出剧烈且持续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和硝酸脂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可并发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会危及生命[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有效方法之一,无论是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高危患者还是急性ST段抬高型患者,均提倡应尽早介入治疗以尽可能挽救濒死心肌,降低患者急性期的死亡风险,积极改善长期预后[2]。虽然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好且成功率高,但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3]。临床上用于PCI患者术后抗血小板的治疗主要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应用[4]。但有研究指出,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抗血小板的作用更为迅速且强大[5]。但有关两种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仍较为缺乏。本研究则主要是对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