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7年第2期
编号:12978454
新生儿经不同外周静脉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观察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第2期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临床诊断需要行外周静脉置入PICC导管的患儿;(2)生命體征稳定、生命指标正常的患儿;(3)签订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有相关置入PICC禁忌证的患儿;(2)合并其他并发严重疾病的患儿;(3)放弃治疗及死亡的患儿。

    1.3 方法 由获得PICC专科认证的护士置入导管,具体方法如下:使用美国BD、UTAH公司的1.9Fr规格的PICC穿刺包,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选择中心静脉导管。取患儿平卧位,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上臂外展90°,以方便操作。中心静脉导管下管长度为穿刺点至同侧锁骨下,再至第三肋间,一般长度为40~50 cm,同时测量肘关节上10 cm处臂围,并做好记录。戴无菌手套,穿手术衣,铺治疗巾做好下管前准备然后消毒皮肤,消毒面积为穿刺部位上下15 cm,然后进行中心静脉置管,下管成功后连接可来福接头,并用透明敷料进行加压固定,最后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定位,穿刺后行X-ray拍片确定,确保PICC所在位置符合要求、导管尖端位置与预期无误,置管成功后指导患儿家属定期对患儿进行置管维护,同时由经PICC导管维护训练的护士,按照规范进行导管维护及并发症观察和护理[1]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