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7年第3期
编号:12977837
双钢板技术在治疗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第3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4年

    5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45例,其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18~70岁,平均(43.23±4.05)岁;是否与外界相通:闭合性骨折24例,开放性骨折21例;致伤原因:摔伤11例,交通事故伤25例,意外砸伤5例,运动伤2例,其他受伤原因2例;其中5例合并脑外伤,多发性骨折中6例合并尺骨鹰嘴骨折,4例合并尺神经损伤,2例合并干骺端骨缺损,5例合并孟氏骨折;按照文献[6]的AO/ASIF分型:C1型23例,C2型16例,C3型6例。所有开放性骨折均在5~9 h内完成手术,闭合性骨折在受伤后7 d内完成手术16例,受伤7 d后手术的有8例。

    1.2 方法 患者均采用健侧卧位,患侧前臂悬挂于臂架上使肩部垫高,同时保持患肘的屈曲状态以利于手术进行,患者均可使用气囊止血带进行止血。患者可采取臂丛神经麻醉或全身麻醉,取肘后正中切口,在切口鹰嘴处略偏向桡侧,深筋膜浅面游离皮瓣,一直分离至内上髁、外上髁处,并在尺神经沟处找出尺神经,游离后向内侧牵拉保护。在鹰嘴的近端使用摆锯做一“V”型截骨,可以使术后的复位和固定更易于实现;将肱三头肌和鹰嘴翻向近端充分暴露骨折断端,依次检查骨折的具体情况,按照肱骨髁间骨折、肱骨髁上骨折的顺序进行复位,使用直径为2.0 mm的克氏针[7],对肱骨髁上髁间的碎骨块和内外侧柱的内、外侧进行暂时性的固定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