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7年第3期
编号:12977835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在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呼吸机撤机中的研究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第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常因气道感染造成痰液蓄积和呼吸肌疲劳引起急性发作;患者的呼吸系统阻力升高,通气量减少,功能残气量升高。它的呼吸动力学改变主要表现为:气道阻力变大,气流受到限制;肺组织弹性阻力及肺顺应性降低,出现通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失调,换气功能发生障碍[4-5]。当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晚期时,常会由于呼吸肌疲劳以及较低的营养状况等因素都会引发Ⅱ型呼吸衰竭并发症[6-7]。

    本研究对照组机械通气撤机标准采用2007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相关指南。序贯通气组实施序贯通气的一个关键是正确把握有创通气转为无创通气的切换点。肺部感染控制窗作为有创通气和无创通气之间的切换点,能比较准确地判断早期拔管时机。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临床表现为痰液减少,痰色转白,体温下降,白细胞计数降低,胸片上支气管-肺部感染影消退。

    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时患者痰液引流问题已不突出,而呼吸肌疲劳仍明显,需要较高水平的通气支持,此时撤离有创通气,继续予无创通气(NPPV),既可进一步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通气功能,又可有效减少VAP,改善患者预后[8-9]。

    BiPAP呼吸机为无创呼吸机,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来提供压力支持通气,具有流量同步触发和漏气补偿功能,可提供两个正压辅助通气:吸气压可帮助患者克服气道力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