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7年第5期
编号:13006209
小剂量纳洛酮联合氢吗啡酮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第5期
     本研究中,四組各时间点VAS-R评分均少于3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运动疼痛尤其是术后5、12 h,C组的镇痛效果最优,增加纳洛酮剂量,镇痛效果并未增强。小剂量纳洛酮增强镇痛机制可能为:(1)阿片受体具有双向作用模式,纳洛酮阻断氢吗啡酮与激动型受体的结合,增强镇痛作用[14];(2)促进内源性阿片肽的合成与释放[15];(3)增加阿片受体的密度和活性[16]。

    瘙痒中心学说认为,阿片类药物向头部扩散到达三叉神经脊束核的阿片受体导致瘙痒[17-18],且由μ受体介导[19]。本研究中,C组和D组术后5、12 h的瘙痒评分均低于A组(P<0.05)。这可能是由于纳洛酮在脑干与脊髓后角拮抗了μ受体所致[20]。

    文献[4]报道氢吗啡酮硬膜外镇痛需药物治疗的PONV比例约30%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1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