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7年第7期
编号:13001128
子宫腺肌病中缺氧诱导因子—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第7期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免疫组化结果 正常子宫肌层与正常子宫内膜表达没有区别,子宫腺肌病肌层、内膜和正常子宫肌层、内膜表达比较均有区别,腺肌病表达均大于正常子宫,见图1。

    2.2 HIF-1在患者异位、在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HIF-1在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异位、在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可见,异位和在位内膜中的表达为86.67%和65.00%,相比正常子宫内膜的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异位内膜表达也高于在位内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关于子宫腺肌病该病发生发展变化原因与机制不明,有学者认为,子宫肌层内的各种细胞因子、免疫因子、激素及其受体、酶及酶的抑制剂等,对其发生与发展均起着重要的作用[2]。当前,对于该病的治疗包括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子宫动脉栓塞或阻断治疗、腹腔镜联合促性腺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和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芳香化酶抑制剂等治疗方法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