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7年第9期
编号:13062323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血清检测中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的表达意义(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第9期
     现在广为接受的PIBF影响妊娠结局的机制主要是:妊娠过程中,父方基因胚胎抗原能够刺激胎儿-母体之间的胎盘屏障区域,使相邻界面部分蜕膜细胞及T淋巴细胞產生PR,该受体可以与孕酮结合,并被激活,进一步诱发免疫反应,产生免疫调节蛋白PIBF,降低蜕膜淋巴细胞毒性,维持母体与胎儿的免疫微环境,改善胎儿的生活环境,有利于胚胎的免疫逃避[16-18]。而在先兆流产患者体内,由于血中孕酮分泌不足、当父方基因胚胎抗原刺激诱发免疫反应,蜕膜细胞及T淋巴细胞产生PR后,孕酮无法与其正常结合,或结合数量不足、结合后无法激活等原因而导致母体免疫系统的异常,胚胎可能受到细胞毒性损害[19];另外可能会出现纤体分泌糖原不足,胚胎着床营养不足等症状。而经黄体酮治疗后,能够诱导T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与PR结合并激活PR,产生足够有效的PIBF,提升先兆流产患者血清孕酮水平,维持胎儿的正常免疫环境,促使其正常发育,保护妊娠过程[20-2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0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