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7年第15期
编号:13050725
性激素及SOD水平与女性黄褐斑的相关性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第15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于2003年12月所修订的相关诊断标准[4]。患者年龄24~53岁,平均(37.35±5.59)岁;病程1个月~20年,平均(19.41±3.41)个月;皮损程度:轻度21例,中度59例,重度16例,极重度4例;皮损形态:蝴蝶形22例,不规则形71例,弥漫形7例;分型:面部中央型65例,面颊型29例,下颌型6例。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女性3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均面部无黄褐斑,年龄25~51岁,平均(36.8±5.2)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00例患者与对照组体检者均于月经结束后的2~3 d,空腹抽取静脉血3~5 mL,3000 r/min,离心5 min后分离血清。检测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睪酮(T)与垂体泌乳素(PRL)等性激素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激素(MSH)、过氧化脂质(LPO)的水平。性激素六项检测仪器为Roch E20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7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