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7年第16期
编号:13047545
急性腺病毒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第16期
     机体在受到有害刺激后会分泌细胞因子TNF-α,是一种具有生物学效应广泛的促炎因子,其主要作用为激活炎症反应中细胞因子的级联反应,IL-1β是一种内源性的强有力致热源,由TNF-α诱导和内毒素刺激而产生的,IL-1β水平及TNF-α水平升高,二者共同刺激增加IL-6的产生。以上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形成大量的正反馈环,持续加重机体的炎症反应。TNF-α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已得到许多研究证实,过高水平的TNF-α可引起过度的炎症反应,并最终导致多脏器损害。孙新帅[15]认为,相对其他病毒而言,ADV引起TNF-α升高更为明显。因此过高水平的TNF-α可能是重症腺病毒肺炎表现为热程长、中毒症状重、易并发心肌损害的机制之一。

    PCT是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生成的一种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在室温条件下稳定性好,半衰期长。在氧化应激、内毒素、细菌刺激等作用下分泌量显著增加。以往临床上血清PCT主要用于细菌感染的诊断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7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