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7年第16期
编号:13047527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X线征象与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第16期
     图1 透明膜病Ⅰ级 图2 透明膜病Ⅱ级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叫做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者肺部透明膜病,引起该病发生的原因主要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因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造成肺泡表面张力上升,出现肺含气不全或者不张;另外一方面是因宫内窘迫、产后窒息、妊娠高血压以及剖腹产等因素影响了活性物质合成数量、各组成成分和活性等,继而引发该病[6-7]。新生儿窘迫综合征的病理特征为肺泡管和肺泡壁管终末气管表面覆盖有一层嗜酸性纤维蛋白透明物质,该物质就是透明膜。研究报道指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能够使肺泡表面张力下降,通常于妊娠中期或者晚期后因肺泡Ⅱ型细胞产生[8]。对此,有学者认为胎龄越小则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也就越少[9-11]。

    体重非常低的新生儿容易患上该病,而这也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点中比较突出的一个,相关调查资料表示因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的新生儿病例中超过78%都是极低出生体重儿[12]。多项报道研究和临床实践均明确表示,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中以下征象对于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血气分析表现为氧分压降低、pH值降低;出现呼吸道症状表现,即产后窒息、三凹征、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以及紫绀等[13-14]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