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7年第22期
编号:13111459
通元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随机对照观察(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8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第22期
     赖新生教授创立的通元针法,其理论根基在于通过通元法调治人体之元阴元阳,可谓调其根、治其本之法,是治疗营卫、经络和脏腑等相互关系失调,以及人体所有升降出入气机运动失常的关键所在[17]。中医认为,“肥人多痰多湿多气虚”,肥胖为本虚标实,与脾胃虚弱关系密切,脾失健运导致气血津液代谢失调,加重膏脂痰湿的积聚,痰湿水饮泛溢皮下膜外造成肥胖。因此痰湿既是病因,又是重要的病理产物。针灸治疗以固本健脾,化湿祛痰为主。本课题针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设计辨证处方:中脘、气海、关元、天枢、归来、足三里、丰隆、三阴交、脾俞、胃俞、大椎、命门。天枢、中脘、关元、气海、归来是赖氏通元针法引气归元的核心,不仅引导天枢枢转气机,还可以促使任脉要穴中脘、关元、气海温调下焦,协理中焦,宣通上焦,既改善腹部脾胃功能,又有利于肝之疏泄,肾之藏精,肺之肃降,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上下气机相通,从而引气归元。归来穴的应用是引气归元的点睛之笔。归来寓意地部经水至归来穴后因受冲脉外散之热,经水复又气化,逆胃经上行,如流去之水复又归来。归来位于气血生化之源的胃经,又与隶属阳明的冲脉相近,因此具有化生气血之效,古代医家评价其能使“男子妇人胃气归原,谷化阴精,精化阳气,气和化质,质和精血”。背俞穴脾俞、胃俞穴和督脉大椎、命门穴,这是赖氏通元针法的特色之一。赖教授认为经络之气血不仅有如环无端的流注规律,还有矢向的流注形式,在此基础上,通元针法对俞募取穴的应用进行了极大的发挥。《难经·十七难》曰:“五脏募皆在阴,俞皆在阳。”利用阴阳相通的原理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