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7年第23期
编号:13253306
剖宫产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及围产期护理干预价值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8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第23期
     在护理方面,应采用多种方法对围产期各个阶段进行干预。首先,应提高产妇的配合程度。剖宫产后,由于疼痛、虚弱、传统观念影响等原因,产妇不愿进行早期康复锻炼或不配合相应护理,应采用有效健康宣教,提高产妇及其家属的配合程度。同时使产妇及其家属熟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各种临床指征,协助护理人员检测并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其次,抑郁等心理因素会引发产妇各种机体反应,所以,围产期应做好产妇的心理建设[25]。基础护理方面,主要有飲食、补液、体位、早期康复锻炼、卫生护理等几方面。饮食方面注意禁食高盐分、高脂肪、高热量、生冷、刺激的食品,同时补充产妇所需的影响,多食用一些利于排便、富含纤维的食物。即使补充液体,避免产妇血液的进一步粘稠。在体位方面,术后,产妇需卧床休息,此时不应立即进行按摩和运动。可将下肢抬高,使之保持高于心脏20 cm左右的距离,膝关节屈伸15°左右,这一体位有利于保持髂股静脉的放松状态,缓解经脉拉扯。注意保持下肢温度,避免受凉,观察皮肤颜色、温度、脉搏动等。如产妇发生浅静脉肿胀等症状,则应立即消肿。可将芒硝、冰片、三黄散按一定比例混合,敷于肿胀处。消肿过程中,应加强皮肤护理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