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7年第25期
编号:13109154
PDCA循环法主动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血申请(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第25期
     1.2.2 实施(D) (1)输血科工作人员对各成分血输血指征必须牢固掌握,积极主动学习临床专业知识。(2)输血科工作人员对每次临床医生开具送来的《临床输血申请单》严格审核,对患者病情诊断、输血目的、申请血液品种、实验室检查中的Hb、Hct、PLT、凝血等相关指标仔细查看,综合分析是否是合理用血申请。输血指征合理性评判主要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附件1、3、4要求[5],见表1。如发现不合理用血申请的情况,首先电话咨询相关主管医生,耐心解释我科认为不合理用血申请的原因,进行干预。(3)电话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血申请未成功,主管医生执意要求输血,本科工作人员可要求下到病房查看患者病情属实情况(急诊输血患者除外),可与临床医师一道讨论个例的合理性,避免仅根据几个检验指标机械评价输血行为,应结合患者年龄、体质、代偿能力、病情发展的动态情况、救治时可获得的医疗资源等综合评定[6],提出合理化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输血治疗方案,并协助实施。(4)记录下电话干预不合理用血的详细信息,如果下到病房,记录下查看患者的情况,见表2。

    1.2.3 检查阶段(C) (1)每周五由科主任随机抽查本科工作人员对各成分血输血指征掌握的熟练程度。可以采用口试、笔试、举例论证、群体讨论、特殊病案分析、自我总结等多种形式展开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