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7年第26期
编号:13108253
经介入途径多疗法、多基因联合治疗肝癌的可行性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第26期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材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6~8個月12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肝癌模型,体重2.0~2.5 kg,平均(2.23±0.53)k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每组24只。实验中使用的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5-氟胞嘧啶、丙氧鸟苷分别由Gibco公司、Sigma公司、Roch Syntex公司生产,pCMV-p53质粒、PA317细胞、PA317/TK-CD细胞由山东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赠。使用的主要设备为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大C臂DSA和64排CT机。第一组为单纯超液化碘油栓塞组,第二组为超液化碘油+P53(质粒-脂质体复合物)组,第三组为超液化碘油+TK/CD(浓缩的TK-CD逆转录病毒上清),第四组为超液化碘油+P53+TK/CD组,第五组仅进行生理盐水治疗(对照组)。

    1.2 实验方法 (1)通过扩增、提取、纯化等制备pCMV-P53质粒-脂质体复合物,将提取后的pCMV-P53质粒在0.8%琼脂糖凝胶中电泳,电泳需要8 V/cm电压1 h,之后进行EB染色30 min并在紫外透视仪下观察结果。为保证转染效率最高,本次研究按照P53质粒与脂质体以1∶2比例混合。(2)制备浓缩的TK-CD逆转录上清,所用PA317/TK-CD为转染pWZLneoT-KglyCD质粒(为TKcDNA及CDcDNA的复制缺陷型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稳定产病毒细胞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