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7年第26期
编号:13108281
经介入途径多疗法、多基因联合治疗肝癌的可行性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第26期
     本研究结果显示,各治疗组肿瘤体积增长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其中第四组肿瘤增长率抑制最為有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瘤兔介入术后20~40 d相继全部死亡,治疗组在观察期内自然死亡30只(31.3%),第一组12只(50.0%),第二组9只(37.5%),第三组7只(29.2%),第四组2只(8.3%),五组瘤兔生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引入野生型P53基因发挥出正常抑癌功能的同时也加强了双自杀基因的效能,基因治疗与碘油栓塞相结合加剧了肿瘤内部缺氧的环境,延长基因治疗的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达到延长生存期的效果[15]。介入技术是一种易操作的、微创的、理想的基因施放方法,导管应该能够将携带目的基因的载体投放到准确的部位,基因的转染仅限于所在的细胞内,最大限度的减少随血流流入远端部位而减轻基因治疗的不良反应[16-17]。介入医学的飞速发展在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介入放射医生对基本原理和治疗的策略熟悉掌握,积极的投身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中[18]。无论是肿瘤内灌注还是影像引导下的瘤内直接注射都是介入医学范畴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