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7年第36期
编号:13206564
观察慢性丙型肝炎治疗后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进展(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第36期
     当前临床治疗CHC公认的方法为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但也有统计资料表明,约有40%的CHC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会发生甲状腺疾病而严重影响抗病毒治疗进展[15]。其原因在于IFN除了发挥抗病毒效应外,还具有一系列的免疫调节功能。因此,其在应用过程中会诱发、加重患者的自身免疫问题[16]。干扰素对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但有关具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被明确。有研究指出,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如果自身抗体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则提示抗病毒治疗有效[17]。而如果自身抗体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就应当密切的观察患者的合并症,必要时停止干扰素治疗。笔者查阅大量研究数据,抗HCV治疗引发的TD问题似乎与干扰素-α的剂量、疗程、病毒载量等无关,且治疗引发的甲亢多为一过性[18-19]。且目前认为治疗停止后50%左右的患者甲状腺功能可恢复正常。然而,有关CHC患者在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后出现TD问题的治疗方案抉择,临床可供参考的资料极少。本研究以本院96例CHC治疗后合并TD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对照组患者终止抗病毒治疗,单纯进行针对甲状腺问题的对症治疗,待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后再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对观察组则在甲状腺对症治疗的同时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