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8年第2期
编号:13202919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第2期
     3 讨论

    临床上通常会对头颈部鳞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或者放疗,但是有超过60%的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发展到了局部晚期,即便患者能够耐受手术治疗,单纯手术治疗的疗效也不理想[10-11]。研究显示,对患者进行同期放化疗或者术后辅助化疗能够促使其获得更多生存效益,而放疗是临床上用来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重要方式,高龄患者也同样耐受[12-14]。这种治疗方式通过对内皮细胞与肿瘤细胞进行共同抑制,进而对肿瘤进行有效抑制,但是也会引发一系列应激反应,促使血管快速生成,进一步恶化肿瘤细胞外局部微环境,改变肿瘤的细胞代谢方式与新生血管[15]。而采用抗血管生成藥物能够将暂时性的稳定血管,促使血管正常化窗口出现,增加肿瘤组织血流灌注,抵消因为缺氧引发的放疗抵抗。

    靶向治疗是临床上用来对肿瘤进行治疗的一种新型方式,其能够对肿瘤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靶分子进行作用,并对其信号传导通路进行调控,不仅能够获得更好的抗肿瘤效果,而且还能够将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减少。头颈部鳞癌中有很多靶点存在,常见的包括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现阶段,临床上已经研发出了多种靶向药物,能够对肿瘤细胞的产生与发展进行有效治疗。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与进行远处转移的重要基础,所以为了达到有效抗肿瘤的目的,需要对肿瘤血管生成进行有效抑制。研究显示,采用血管内皮抑素制剂对患者进行治疗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