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8年第2期
编号:13203431
广州荔湾区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调查实施方案(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第2期
     抗生素的应用是CDAD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理论上几乎所有抗生素均可引发CDI,但调查指出,头孢菌素、克林霉素、喹诺酮类及广谱青霉素更易诱发CDI[13-14]。本调查结果显示,与其他原因腹泻相比,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应用是导致CDAD的独立危险因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一类最广谱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此其对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破坏作用也更大,而这与国内研究显示的喹诺酮类抗生素与CDAD发生有关存在差异[15]。此外本调查结果显示,CDAD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者超过40%,且男性患者比例要高于女性患者,主要基础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和肺炎,这与患者长时间应用大量抗生素有关,但与其他原因腹泻患者相比,年龄、性别构成、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健康人群中CDI感染率较低,数据过少,而笔者比较是对CDI腹泻患者和其他原因腹泻患者之间进行比较有关。

    近年来,CDI感染呈现出新的特点,包括复发率升高,感染患者趋于年轻化,CDI可通过亲密接触传播,患者出现血性腹泻患症状及低危险因素人群和无明显抗生素暴露史人群发病等,因此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即便是不存在常规危险因素的严重腹泻患者也应该考虑到CDI感染的可能性[16-17]。对于已经确诊或高度怀疑CDAD者,则应立即停止使用所有抗生素,若必须使用则可改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针对性更强的窄谱抗生素。对症状严重者,则可考虑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以缓解中毒症状,同时应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尽量避免应用不利于毒素排出以及易引发中毒性巨结肠的抗蠕动药物[18]。而对CDAD患者抗菌和非抗菌的治疗则是关键。首先应给予患者纠正水电解质等支持治疗,轻度患者一般无须使用针对性的抗菌药物,而若停止其他抗生素应用后仍有明显的腹泻症状,则应考虑应用甲硝唑和万古霉素治疗。CDAD患者即便是治愈后仍有反复发作的可能,甚至有患者在治愈后数月或数年内反复发作,但目前对于多次反复发作者并无最佳治疗方案。非抗菌治疗的目的则在于恢复人体正常的肠道菌群,这也是CDAD治疗的关键所在,可通过应用一些非致病性细菌或酵母菌等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原发和复发CDAD,或预防CDAD,其可在患者的腸道内快速且大量增殖,通过与CDI竞争微生态环境来抑制其生长[19]。对于CDAD的预防,重点则在于:(1)合理应用抗生素,尤其对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其他广谱抗 生素等容易引起CDAD的药物要正确和限制使用;(2)严格执行各项隔离消毒措施,医务人员应严格洗手,接触患者使佩戴手套,按规定应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对反复使用的设备要充分消毒;(3)隔离患者;(4)保持医院环境的清洁,对易于污染的场所做好清洁消毒工作[20-21]。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本地区CDAD的发病率较高,其中以老年患者居多,与其他原因导致的腹泻相比,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CDAD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于严重急性腹泻患者应重视并开展艰难梭菌的检测,做好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限制广谱抗生素的应用,预防正确治疗CDAD,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此外医院还建立起系统且完善的CDAD监测体系以利于临床及早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陈康部.艰难梭菌相关性肠炎的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3):496-498.

    [2]王洁,杨靖,赵建宏.艰难梭菌感染治疗的新方法[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4):1113-1116.

    [3]白驹,雷雨婷,张吉波.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点分析和防治策略[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5):1-3.
, 百拇医药
    [4]田旭,梁兴梅,傅思武.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的治疗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3):283-285.

    [5]李洪涛,曹守根,周岩冰.艰难梭菌感染研究进展[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11):789-792.

    [6]杨靖,李雅静,温海楠,等.艰难梭菌感染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8):692-696.

    [7]徐樨巍,赵春娜,郭姝,等.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7):485-489.

    [8]杨富英,李萍,李永强.艰难梭菌核糖体分型及腹泻发病危险因素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27(17):1-3.

    [9]朱宇,王力,冯莎娜,等,恶性肿瘤患者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4,36(10):773-777.
, 百拇医药
    [10]王晓辉,蔡琳,胡田雨.ICU病房的非艰难梭菌相关性医院感染腹泻[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4(4):63 7-640.

    [11]易婷,陶柯衡,焦亚娟,等.益生菌制剂在防治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上的应用及前景[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28(8):984-987.

    [12]唐升宏.重症监护病房AAD调查与艰难梭菌病原检测[D].长沙:中南大学,2013:32-33.

    [13]周凌琴,章谙鸣,张瑾,等.老年住院患者艰难梭菌感染的调查性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11):1267-1270.

    [14]潘君素,梁军兵,李隆祥,等.老年患者发生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1):5176-5177.
, 百拇医药
    [15]杨雪妹,吴允孚.艰难梭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和诊治进展[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4):312-316.

    [16]廖亚龙,侯铁英,邵裕燊,等.艰难梭菌感染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1):4837-4840.

    [17]贾天野,汤一苇,曲芬.美国艰难梭菌感染临床诊治相关指南摘要[J].传染病信息,2015,28(4):193-196.

    [18]祝莉娜.利奈唑胺,莫西沙星及万古霉素治疗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7):1-2.

    [19]李卫敏,答嵘,曹晖.微生态制剂在控制艰难梭菌相关腹泻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5):600-603.

    [20]潘杰维,王轶,欧阳琴.护理举措在预防医院内获得艰难梭菌相关腹泻的作用[J].现代医院,2013,13(7):84-86.

    [21]冯云,王传清,金嘉琳,等.上海部分地区儿童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分析[J].微生物与感染,2010,53(3):151-155.

    (收稿日期:2017-01-16) (本文编辑:程旭然), http://www.100md.com(陆国标 黎华 陈茹)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