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呼吸窘迫综合征
编号:13243366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容量保证通气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第4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是早产儿的常见危重疾病,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小胎龄的早产儿存活率也逐渐上升,但支气管发育不良(BPD)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1]。机械通气作为有效的救治手段,在救治危重新生儿的同时,也会造成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2-3]。选择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通气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院在治疗NRDS早产儿的过程中,分别采用了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容量保证通气(SIMV+VG)及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的治疗方式,并对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本院NICU收治的NRDS早产儿77例。入选患儿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NRDS的诊断标准:早產儿生后不久呼吸≥60次/min,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胸部X光片证实为NRDS,查体双肺呼吸音减弱[4]。排除标准(符合以下任何一点均予以排除):无须进行有创通气患儿;合并呼吸道畸形、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宫内感染性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肺出血、重度窒息患儿;家属拒绝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治疗中途放弃治疗或要求转院。所有入选病例中男49例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