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
编号:13303001
西格列汀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第14期
     2.4 三组治疗后4周安全性比较 治疗后4周,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DPN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早期多表现以感觉为主的远端对称性神经病变,以大纤维受损为主,首先影响传导最快的有髓大纤维且越靠近远侧程度越严重,其病理病变主要为周围神经脱髓鞘或轴突突变性[9]。文献[10]研究表明,长期高血糖及血脂代谢异常,导致营养神经的小动脉内膜及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引起神经纤维缺血、缺氧。甲钴胺属于是一种内源性的辅助酶B12,可以促进卵磷脂的合成和神经元髓鞘的形成,多用于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11]。但是,单一使用甲钴胺并不能明显改善患肢麻木、刺痛等症状,导致患者治疗预后较差[12]。

    近年来,磷酸西格列汀片联合依帕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4周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MNCV及SNCV均高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P<0.05),对照2组治疗后4周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MNCV及SNCV均高于对照1组(P<0.05)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