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8年第14期
编号:13303130
两种取精术式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结局的对比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第14期
     3 讨论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不孕不育夫妇队伍庞大,不育症发生率越来越高,其中无精子症占男性不育症患者的15%~20%,ICSI为广大不孕不育患者带来福音,成功解决了大部分OA患者的生育难题[14-15]。

    目前,输精管道阻塞是造成男性无精子的重要原因之一。引起OA的原因较多,主要有先天因素及后天因素,先天因素包括先天性畸形和遗传因素:患者常出现双侧输精管缺如,精囊缺如,附睾体或尾缺如;后天因素有囊肿(包括精囊腺、射精管、前列腺囊肿)等,特异和非特异性炎症、外伤和医源性损伤、功能性梗阻及节育手术肿瘤压迫等[16-17]。对于OA,除了常规的药物与手术治疗之外,ICSI技术在临床治疗不孕不育症方面获得了巨大突破,ICSI技术最早由Palermo等于1992年在比利时率先应用,并成功获得妊娠和分娩,从此在临床上被逐步推广[18-19]。但精子获得途径现成为临床研究热门,临床常用的取精方式有PESA、TESA,但何种方式取出的精子更优异目前临床尚在争议阶段,除此以外,临床上先天性及后天的OA对体外受精的妊娠结局影响也存在较大争议[20]。现普遍认为附睾会比睾丸内精子更成熟,原因在于精子膜会被附睾分泌的多种糖蛋白修饰,提升精子抗热性、抗氧化、膜通透性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91 字符